“蛋和鸡”以及“兔和龟”的趣题,都是语言逻辑问题。

古典哲学,当代哲学,哲学家,哲学流派,哲学研究。

版主: 楚在边

头像
结构
帖子: 108
注册时间: 周六 9月 17, 2016 5:49 pm
联系:

“蛋和鸡”以及“兔和龟”的趣题,都是语言逻辑问题。

帖子结构 » 周五 9月 23, 2016 5:45 pm

作者:结构


  1,鸡是蛋的妈妈;蛋是鸡的小时候。

  生蛋的鸡a与蛋的关系是母子关系;而从蛋里出来的鸡b,与蛋的关系是鸡与自己的“小时候”的关系,即:a和b虽然都是鸡,但是不同的个体。且具有辈分之别;这里的关键在于:a与蛋是不同个体,而b与蛋是同一个个体。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所谓世界难题,恰恰就是概念混乱下造成的所谓“困惑”。先有母亲?还是先有儿子?或者先有怀孕者?还是先有胎儿?一个人先有小时候还是后有小时候?这样的问题像话吗?这能成为问题吗?

  鸡a是蛋的因,鸡b是蛋的果。当你不问青红皂白把a,b统称为“鸡”而论其与蛋的关系,当然就是一塌糊涂了。



  2,兔追龟的问题实质上与箭射向墙壁的事完全一样。


  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一个参照系的,比如墙壁,如果你俯瞰地球,墙壁也是在移动的。

  那么,只要把兔和龟设想为天上飞着的两只小鸟,那么前面飞得慢的那只就是龟,也即不动的墙壁,后面那只则是兔,也即箭。

  那么,只要芝诺承认有“当箭行进到距墙壁的中点”这个情况存在,那么同时又说剩下的一半,这支箭又永远走不完,这就是自相矛盾。即同样的距离,不可能即能走到,又不能走到。

  中国古代有一个类似的趣题,那就是说,一个木柴,砍成两半,然后再把其中的一半砍成两半,,,,,,如此下去,永远分不完。这个趣题是没有逻辑矛盾的。这个永远分不完的结论完全正确。因为这里每一次的“分”的行为,与那种具有“恒定客观速度”的兔和箭的运动,有别。

.

周明河
帖子: 48
注册时间: 周日 9月 18, 2016 8:34 am

Re: “蛋和鸡”以及“兔和龟”的趣题,都是语言逻辑问题。

帖子周明河 » 周一 10月 03, 2016 5:36 am

真是复杂啊,除了语言逻辑方面的问题,确实也有一种生命起源的追问。

头像
结构
帖子: 108
注册时间: 周六 9月 17, 2016 5:49 pm
联系:

Re: “蛋和鸡”以及“兔和龟”的趣题,都是语言逻辑问题。

帖子结构 » 周日 12月 11, 2016 2:49 am

周明河 写了:真是复杂啊,除了语言逻辑方面的问题,确实也有一种生命起源的追问。


周兄,可能我主贴中最后说到的那一点需要细说一下:

我们假设农夫每天都把木棍砍一下,即把其中的一段木头又分成两段。虽然农夫的“砍分”之行为的频率是恒定不变的(即每天一砍),但很明显,其所分割的空间距离却是越来越小。就像一个人今天跑了一百米,明天却只需跑50米,再后天就只需跑25米。。。。。。如此循环,最后就到每天只须走一步,再继续就进入微观测量了。这就是“农夫砍分木头”与芝诺的“射向墙壁的箭(包括龟兔赛跑)”有根本的不同。这个根本的不同就是:后者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即时间单位与所移动的空间距离单位之间的比值是固定不变的),而前者的速度却日益变慢,尽管每天都是砍分一次,但所分割的空间段却越来越小,其时间单位(天)与其所分割的空间单位之间的比值,不是固定的。





回到 “哲学”

在线用户

用户浏览此论坛: 没有注册用户 和 0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