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什么最好的时候,政府都是免不了的祸害-----汤玛士.潘恩(Thomas Paine)
1783年巴黎条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地位,美国这个国家开始在她的历史中,承担了她的国家命运,并且在20世纪中叶以降,为维护世界和平,扮演起世界警察地位。而潘恩,是其中的主要推手,其贡献不止于美、法革命,而是一直站在“人”的角度,用“人”的思维,抛弃藉道德知名的虚假传统,陋习。
Thomas Paine (1737.1.29-1809.6.8),英国诺佛克郡人,在1774年认识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之前,他做过船员、老师等工作,但没具体的成就。 1774年末,潘恩受到富兰克林推荐,就任《宾夕法尼亚杂志》的编辑,并移居美洲,从此展开他“常识”哲学家及推广作家的生涯。
在当时,英国一直拿殖民地作为英国财政的提款机,因此造成英国与殖民地的紧张。潘恩以尖锐的笔锋,直刺当时时政,宾夕法尼亚杂志成了当时最畅销杂志之一。
由于英国的需索无度,因此造成各州反抗,叛乱时常发生,英国政府为解决这个问题,逐派兵围剿各地叛乱民兵,并没收枪枝弹药。此举引起当地人民更大不安和反弹,逐有费城的美洲大陆会议,商讨独立问题。而潘恩的《常识》一书,恰在1776年1月10日发表,短短三个月就累积了12万本之多,后来更直破56万本销售量。
事实上,在费城的独立会议前后,美国各州还是以保皇党占据了多数,多数的州主张归属英国统治。但因为潘恩的书籍影响,使得保皇党受到打击,终于无力阻止美国独立运动。究其原因,潘恩的常识不涉及长篇大论,主张以常识作为时政评论要点。他的书主要哲学观点在于天赋人权,人生而独立而非受统治者的恩赐。
潘恩时常用浅显的道理反击当时的保皇党,例如保皇党谈到美国不该独立时,他用这样的比喻来反击:「我听见有人硬是这样说:既然北美在以前同大不列颠发生联系时曾经繁荣过,那么为了它将来的幸福,同样的联系是必要的,并且总会产生同样的效果。没有任何论证比这更错误的了。你还不如说,因为一个孩子是吃奶长大的,所以他永远不该吃肉,或者说,我们一生的开头二十年应该成为第二个二十年的先例。」由于潘恩哲学,从来不用艰深词汇,因此普受好评,因此影响了后来许多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潘恩不仅致力于美国独立运动,他也是个黑奴的解放者。1780年,潘恩帮助宾夕法尼亚州议会起草废除奴隶制的前言,是故于同年七月四日得到宾州大学的荣誉博士名衔。 1787-1789,潘恩跟随美国驻法大使杰佛逊(Thomas‧Jefferson,美国第二任总统)前往巴黎担任翻译,同时在之后发表《人类的权利》(Rights of man)一书,攻击英国的世袭君主制及大贵族,遭到英国的放逐罪宣告,但潘恩不畏国家的政治入罪,为了宣扬更多他的理念,他决然放弃英国籍前往法国,1791年加入法国制宪会议,起草了法国宪法的草案,但随后因为他不支持处死法皇路易十六而遭逮捕,原因潘恩认为:「人的生命都是平等重要的,不该因为任何理由,尤其是政治理念还是财产等身外之物,人可以宣判另一个人的生命被剥夺。」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政治理想家的奋斗,不畏忌艰困和当权搏斗的勇气。只为理想,而不畏忌各种政治迫害,这就是潘恩。他的平等、天赋人权、人的独立理念,不只站在革命者这方,也站在被革命者这方,甚至不惜受到政治的压迫,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综观潘恩一生,他生为英国人,却主张美国独立,反对英国贵族世袭制度,最后被英国驱逐。当英国贵族以江山是我家的,不是贵族就不能成为国家统治集团,是潘恩所不能接受的。他认为国家是所有国民的,不是贵族的,贵族更不应该承袭国家名器,只因为幸运的精子,就能保有人民的民脂民膏免费供应。统治阶层应该向全民开放,人人都有机会进入政府机构,成为首相或部会首长,议会议员。
他也反对素质论,认为黑人只能当黑奴,或给黑奴政治权力,给黑奴民主,国家会分裂,或则国家会乱。在潘恩哪里,这都是无稽之谈。所谓黑奴不能和白人享有共同权力,或则国家是白人打出来的天下,这都是可笑的借口,因为这不能成为反对黑人和白人有共同权力的因素。从人人平等而言,所有人的权力,没有人是该被歧视的。他认为黑人之所以被视为素质差,是你没给黑人公平的教育机会,认为黑人不懂政治,是你没让黑人懂得政治,你说黑人不懂民主,是你从没给黑人民主机会,教他怎么民主。你封锁了黑人的言论自由,封锁了黑人的政治权力,你封锁了黑人的平等教育,之后再来说黑人是不能拥有民主的,不能和白人平等的政治权力,这是可笑的。
潘恩认为,民主就是市场政治,就是人人拥有国家的平等主权。只有在民主政治当中,政党才会用尽一切力量,把各自的看法和主张,让选民知道和选择。这样选民才能获得足够的知识去选择他所要的政党和政客。甚至他也可以自己参与选举,作为选民的选项。所以民主并不是民粹,也不等于一群无知的人去盲目选择。
潘恩亲身经历法国大革命,与及宪法起草,甚至看到法各宾党的独裁。这种政党在革命时,人民都是正确的。获得政权后,人民都是无知的,民粹的,这种两面手法,一路骗到底的做派,让潘恩彻底失望。最后他认为,人与社会都必须回归到《理性时代》,这也是潘恩最后遗作。
作为一个革命的参与者,哲学家,潘恩教人用常识去思考,用理性去判断,告诉世人,没有一个人的幸福是因为受统治者的恩赐而得的。甚至他指出,任何最好的时候,政府都是无可避免的祸害,用于警惕人们对于权力的警惕。
在英国脱欧的全民公投后,有些人把英国全民公投比喻成民粹,这是对民主政治的无知。毕竟民主政治是政策的完全说明,并互相将对手的缺失一并提出让选民充分认知。这种双方的比斗,是理性多元的对话,不存在完全的输赢,这就是民主政治。反观专制国家,你必须天天高香统治者是万能的,是必须圣明的,必须是圣人的。否则你怎能这么自信,握住那么大权力的人,拿着大把大把别人的血汗钱的人,没一丝一毫私心?这种底气是从哪来的,我们并不知道。
纪念美国独立,是实上不如说是怀念潘恩,这个身体力行的先知和革命家。一个普实,用“常识”唤醒世人不要被欺瞒的哲学家。潘恩,不只是美国独立英雄,也是人类的英雄,勇者。
美国独立推手,潘恩---人的独立自由不是来自恩赐
版主: 高隐
在线用户
用户浏览此论坛: 没有注册用户 和 16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