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结构
看了秦晖转帖的陈丹青在中国当代艺术院成立仪式上的讲话内容,不完全赞同,感觉颇有与虎谋皮的味道。
什么叫“慢慢蔫儿了”?不蔫的能进去吗?能进去的都是说不清楚话的大舌头哦,否则,“再跳一次”、“你选择强权,我选择吃屎”、“格子”、“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就是好”、“某组毛泽东肖像”等作品的作者,为什么就一个也没有进去呢?当然,如果我说进去的都“大舌头”或“口吃”,他们会说那叫“当代艺术的含蓄和深刻”,但遗憾的是,我始终感觉不到什么深刻和含蓄,只觉得有人穿雨衣洗澡,当然,也许有人洗澡时穿了雨衣不自知,还舒服得哼小调,这也是可能。
当然,说是这么说,真正的当代艺术家,是哪儿也不会去的,就呆他自己那里,这些浑身长刺对一切荒谬都嗤之以鼻的人,你想要他投奔到哪里去都没门。就当代艺术而言,只要你沾它边儿,任何投奔和投靠都是自杀。
其次,艺术的基点和起点,是作品而不是作者,是用作品论证和说明作者(比如“大师”什么的),而不能相反。所以,在“大师”和“院士”上下功夫、做文章是忘本之举,有什么用?好艺术多一点才是。有些人的一件作品,哪怕是终身唯一的,哪怕送人都没有人要,但我相信,其价值恐怕也要比那些张张都拍得天价的东西的总和还高。
其实这不光是招安,也是“峨眉山分果果”呢。
从中我是看不到陈丹青说的什么谁会“让出一些空间,让大家一起玩,让大家一起走出去,也让外面走进来,”,哪有这让那让的可能?没门;啥都能走进来?呵呵,想得美。再者,当代艺术的空间不在于让多少,而在于有没有不让的?只要有不让的,那个社会就没有当代艺术,或者那个社会的当代艺术就只能是“游击战”,哪能成正规军?。
这事儿,实际就是企图给当代艺术这个洪水猛兽定格,只是就逮着的那几个院士看,怎么都不像“猛兽”,连“野狗”的德性都没有,自称的不算。
样板戏二世。很好,就这样,你千万价格加乌纱帽,人家也文化开明接轨世界文化地时髦了一把。皆大欢喜不是?
原帖:http://blog.artron.net/space-69760-do-blog-id-810548.html
对中国“成立当代艺术学院”之事的一点感想
在线用户
用户浏览此论坛: 没有注册用户 和 15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