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结构
1,鸡是蛋的妈妈;蛋是鸡的小时候。
生蛋的鸡a与蛋的关系是母子关系;而从蛋里出来的鸡b,与蛋的关系是鸡与自己的“小时候”的关系,即:a和b虽然都是鸡,但是不同的个体。且具有辈分之别;而从蛋里出来的鸡b,与蛋的关系是同一个个体的从小到大的关系。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所谓世界难题,恰恰就是概念混乱下造成的所谓“困惑”。先有母亲?还是先有儿子?或者先有怀孕者?还是先有胎儿?一个人先有小时候还是后有小时候?这样的问题像话吗?这能成为问题吗?
鸡a是蛋的因,鸡b是蛋的果。当你不问青红皂白把a,b统称为“鸡”而论其与蛋的关系,当然就是一塌糊涂了。
2,兔追龟的问题实质上与箭射向墙壁的事完全一样。
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一个参照系的,比如墙壁,如果你俯瞰地球,墙壁也是在移动的。
那么,只要把兔和龟设想为天上飞着的两只小鸟,那么前面飞得慢的那只就是龟,也即不动的墙壁,后面那只则是兔,也即箭。
那么,只要芝诺承认有“当箭行进到距墙壁的中点”这个情况存在,那么同时又说剩下的一半,这支箭又永远走不完,这就是自相矛盾。即同样的距离,不可能即能走到,又不能走到。
中国古代有一个类似的趣题,那就是说,一个木柴,砍成两半,然后再把其中的一半砍成两半,,,,,,如此下去,永远分不完。这个趣题是没有逻辑矛盾的。这个永远分不完的结论完全正确。因为这里每一次的“分”的行为,与那种具有“恒定客观速度”的兔和箭的运动,有别。
。
“蛋和鸡”以及“兔和龟”的困境,都是语言逻辑问题导致的。
在线用户
用户浏览此论坛: 没有注册用户 和 8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