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艺术?

美的本质问题,审美意识,文艺理论。

版主: 楚在边

头像
结构
帖子: 108
注册时间: 周六 9月 17, 2016 5:49 pm
联系:

什么是艺术?

帖子结构 » 周四 9月 29, 2016 6:40 pm

作者:结构


  “艺术”首先是一个特殊的语词,而语词是用来表达思想概念的,因此,它必然与一个相应的概念对应,而任何概念分两部分:

  1,外延;2,内涵。

  比如,在“艺术”这个概念中,绘画(以及更低层次的国画,版画,油画,水彩等),音乐,舞蹈等就是其现实的所指,也即是其外延的具体各项。但作为艺术这个概念的内涵,就要求必需交代出其外延各项的共同性(在逻辑学中就叫“‘集合’的标准”),也就是绘画,音乐,舞蹈等这些东西的共性,否则,你就没有理由把绘画,音乐,舞蹈等弄成一个集合而统称为“艺术”。也许有人会说,这不需要讲什么道理,反正有史以来,艺术品就是指绘画,音乐,舞蹈等这些东西,这只是一种人为的规定,一种约定俗成而已。

  上面这个看法是错误的,道理如下:

  对于某些个体事物来说,命名的事情也许可以不包含复杂的认识,而仅凭直观的知觉模式就可以了,比如把某人叫“结构”,于是“结构”这个语词至少就与一个单一的视觉样式(叫做“结构”的那个具体的人的直观形像)有了固定的联系(一般专有名词就是如此)。然而,对于那些形态上千变万化的东西来说,人们如果也把它们归入为一个类并以一个语词来称呼之的话,这个命名的过程就必然包含了一个复杂的意识过程。而当人们把绘画,音乐,舞蹈等这些东西统称为艺术时,就正是属于具有某种潜在的心理意识过程的命名行为。

  如果仅以以往的某名称可以指称哪些现象(如“艺术”既可以指绘画,也可以指音乐,舞蹈等)这种语词和现象之间的表面的联系,来理解诸如“艺术”这类语词概念,那么你就无法解释某些语词的所指现象为什么会越来越丰富的问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诸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这些当代现象现在也被人们称之为“艺术”了?这里显然就有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是什么理由,使得人们把一些装置和行为现象也称为“艺术”的?如果你仍然说这不要什么道理,显然就是很不讲道理了。

  因此,我们必须这样看问题:“艺术”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机诫的标签,正是因为其具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内涵,所以,这个概念的外延(如作为传统艺术的绘画,音乐,舞蹈等)才有日益扩张的可能(如当代艺术中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因为这些新的外延,完全符合那个概念的内涵的规定。

那么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在所有的能叫作“艺术”的那些东西中寻找共性,对这个共性的描绘即构成“艺术”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即:艺术的本质。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实际上,在绘画,音乐,舞蹈等这些东西的总体本身之中,是不可能找到它们自在的,物质意义上的特殊共性的,也就是说,我们除了能说出它们“客观存在”这个所有事物都具有的一般性之外,根本就没有办法进一步说出它们与非艺术的那些事物之间的客观方面的差别,因此,企图就所有艺术品本身这一方面给出艺术品的内涵定义,就是一条死路。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考虑:人们之所以把那些形色体各异;动,静各异;声,色各异的东西统称为“艺术品”,其根据并不是发现了那些东西本身之间有什么(能脱离人而存在的)客观一致性,而是当那些东西一旦与人发生作用关系时,在所有的人这一方面,有着共同的反应,这个反应,不言而喻,显然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绪激动(也即“审美状态”)”。

  “导致人们心绪激动”这就是所有叫做艺术品的那些东西在功能意义上的共同性,艺术的本质,只能是此一功能作用层面的,就像“玩具”这样的概念,其内涵也只能是从一些事物的功能意义上去把握一样,至于各种玩具本身之间,你同样也是永远找不到共同之处的。

  可见,如果不至于搞玄学,那么我们应该承认,当人们面对艺术品时,唯一能感知到的一个共同的东西,并不存在于对象之中而是存在于人自身之中,它就是:人们自身的心绪激动。而这个“心绪激动”则正是人们创造“艺术”这个语词的依据,当然,它也是人们把一些新的现象(如某些“装置”,“行为”等)也称为“艺术”的最根本的依据。

  当然,人们并没有把凡是能导致自己激动的对象都称为艺术品,而只是把某一些能导致自己激动的“人造物(所谓“人造”,包括最简单的空间位移,如杜尚把抽水马桶放到展览会上。)”称为艺术品,并且这个“人造物”仅以被直观的方式作用于人时才会具有此功能,而这一点,与传统的艺术仍然是一致的,否则,艺术和自然就完全没有了界限,这显然是人类理性不能容忍的。

  从艺术品的创造者那方面去考察的话,我想我们也会得到一个与上述艺术欣赏状态完全相通的结论,那就是心绪的表达-----这一点,几乎可以在所有艺术家有关其创造的一般性言说(口语和文字表达)中得到百分之百的证实。

  “艺术”这个语词的使用规律是:当某些人为的事物本身并无任何其他现实功能意义却能触发人的心绪时,人们就称那为艺术,或者(对于那些并非作为艺术品而创造出来的东西):那很有艺术性。

  结论:科学即“理之语”;艺术即“情之语”(广义的,包括文字,图形,声音,肢体等所有的“语言”)

  如果说上面这个定义还是太笼统,那么再学究化一下:科学表达对象之间的自在关系;艺术表达对象给自己的感受。



回到 “美学”

在线用户

用户浏览此论坛: 没有注册用户 和 1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