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找到 126 个匹配

结构
周日 2月 25, 2018 6:27 am
版面: 社会
主题: 关于“社会主义”以及“特色社会主义”
回复总数: 0
阅读次数: 10679

关于“社会主义”以及“特色社会主义”

。。 。。 所谓“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简称‘特色社会主义’)”,这句话本身应该包含了这样一个意思,即:“特色社会主义”属于“社会主义”。这就像有特色的黄山仍然是山,有特色的巴儿狗仍然属于犬类。在逻辑上,这就是一个集合和该集合内各子集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无论一个子集或子项有多特殊,它都必须具有其所属的总集合的基本性质。否则,用总集合之名称来称呼它,就是一个错误。 。。 比如,把狗称为“动物”,这没有问题,而如果是花草之类,就不能如此称呼了。比如花草中的玫瑰,就不具备动物的本质特征,所以不能说玫瑰是(属于)动物。那么,如果某社会号称“特色社会主义”却又不具备一般的“社会主义”之性质的话,就不能说...
结构
周三 10月 18, 2017 11:54 pm
版面: 中国文化
主题: 中国文化横竖都有理
回复总数: 0
阅读次数: 10144

中国文化横竖都有理

1、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2、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3、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4、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5、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6、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7、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8、俗话说:礼轻情谊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 9、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可俗话又说:靠人不如靠己! 10、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俗话又说:爬得高,摔...
结构
周五 4月 14, 2017 12:33 am
版面: 侃大山
主题: 无论个体还是国家,语文很重要
回复总数: 0
阅读次数: 10883

无论个体还是国家,语文很重要

。    昨天群里一个同学转来一篇文章,标题是“美突然宣战,再次上演惊天不要脸的阴谋”,我看了标题就没兴趣点开看内容了,因为这标题显然就暴露了作者的文化程度低,应该是一个语文没学好却又有着强烈道德冲动的人。   “惊天的。。。阴谋”,还通,相当于“特大阴谋”,可“不要脸的阴谋”这一说,恐怕没有哪个语文老师会这么教修辞。要知道,搞阴谋不是不要脸,而是藏着脸,如果你说藏着脸做坏事就是不要脸,那等于就是说不要搞阴谋,或者干脆说“美国不要脸”。    再说就是,都公然宣战了,炸弹都炸得轰隆响了,还能说那是阴谋吗?能称为阴谋的,往往是悄悄地进行或事情表面上看着像是对对方有利有益,哪有把别人痛揍一顿的行...
结构
周六 4月 08, 2017 8:26 pm
版面: 高隐
主题: 暴徒思维是我们民族一个沉疴痼疾----我看辱母杀人案讨论
回复总数: 3
阅读次数: 14660

Re: 暴徒思维是我们民族一个沉疴痼疾----我看辱母杀人案讨论

强奸犯不一定都用刀棒或者枪以及任何其他物质工具,那么女人就不能自卫了吗?要知道,强奸罪的恶劣正在于对人的尊严的侵犯,而不是身体的伤害。此案中于母所遭受的某些行为虽然不是强奸,但从人格尊严的伤害看,不亚于被强奸。不说于欢是其儿子,即使是一个路人见义勇为,我看也是正义的。
结构
周六 4月 08, 2017 8:14 pm
版面: 高隐
主题: 暴徒思维是我们民族一个沉疴痼疾----我看辱母杀人案讨论
回复总数: 3
阅读次数: 14660

Re: 暴徒思维是我们民族一个沉疴痼疾----我看辱母杀人案讨论

高兄好,这个事我们可以冷静分析讨论一下,我想至少以下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1,法院说于欢行为的自卫性不成立的理由是“对方没有使用工具”,这样的理由,我看是积极荒唐,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国家的法院的言辞,因为无论是侮辱,伤害,还是杀人,都是可以徒手完成的。 2,在这个事情上,不能并列地泛谈“侮辱”与“杀人”之轻重,因为在这里,两者构成了因果关系且如果没有后者发生,前者显然就会一直继续甚至越来越恶劣。 3,于欢在向社会求助无门的情况下,如果他不能容忍母亲和自己的受辱,那么他除了以极端的方式行事,别无其他选择。 4,我们不能说,因为一般而言的动刀捅人的后果很严重,所以于欢和其母亲就应该安静地接受那种...
结构
周四 4月 06, 2017 9:04 pm
版面: 哲学
主题: 现实与观念
回复总数: 0
阅读次数: 3895

现实与观念

作者: 结构   事实可以说明,人不需要先学得生理学知识后才会做爱,也不需要先懂营养学才会去摘野果吃。甚至往往,在人们进行某种社会活动时,很可能连用来称呼那种活动的词儿都没有。比如,“劳动”这个词,能先于人类的现实劳动而存在吗?显然不能。又如“社会”,“国家”这些语词的诞生,显然也只能出现在人类社会和国家这样的事实的存在之后,这里的逻辑,就像一定是先有人才会有“人”这个字一样。 人的现实活动与指称这种活动的语词这两者,往往是先有现实活动本身,然后才会创造出相应的语词来指称那些活动,随着这种事物的指称的确定,人类进一步对一个个现实事物作理性思考分析才得以可能。或者说,人对世界更进一步深化的认知才...
结构
周六 3月 18, 2017 12:12 am
版面: 认识论
主题: 认知不决定价值观本身
回复总数: 2
阅读次数: 13170

Re: 认知不决定价值观本身

认知仅决定人选择情感价值所依附的现实对象,而情感价值之所以依附某对象,是人们认为那对象“已经”,或者“将会”给自己某种欣慰和满足。

结构
周六 3月 18, 2017 12:06 am
版面: 认识论
主题: 认知不决定价值观本身
回复总数: 2
阅读次数: 13170

Re: 认知不决定价值观本身

这就像一个人喜欢吃糖,他以为某坨东西是糖,就吃,如果结果那不是糖甚至苦涩之极,这就是认知的错,即他喜欢吃糖的德性仍旧。只是这种认知的验证很快,而对有些对象的认知就是长期的了,比如社会制度,各种主义。

有些认知,需要全体付出血和泪的代价,如果他们普遍的理性认知水品低的话。

结构
周五 3月 17, 2017 2:21 pm
版面: 中国社会
主题: 如果世界上只有咱国,会走向自我毁灭吗?
回复总数: 1
阅读次数: 4910

Re: 如果世界上只有咱国,会走向自我毁灭吗?

唉,,,,,,一声叹息。
结构
周五 3月 17, 2017 2:19 pm
版面: 哲学
主题: 「跪圈文化」与主体性的丧失
回复总数: 1
阅读次数: 4557

Re: 「跪圈文化」与主体性的丧失

四兄说得对,虽然中国的“跪拜”作为一般的礼节习俗还不如日本等东方国度,但其跪拜心理,却深深朝向了“强权”和“金钱”。

去高级搜索